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-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旨在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,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,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《方案》明确了未来两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。在目标方面,提出到2026年,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。同时,强调绿色低碳转型,推动行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。
在重点任务部署上,《方案》聚焦四大方向:一是强化技术创新,支持高端芯片、新型显示、智能终端等关键领域研发与产业化,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;二是深化产业链协同,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,加强原材料、零部件等供给保障;三是拓展应用场景,加速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培育新的增长点;四是优化发展环境,完善政策支持体系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公平竞争。
为确保《方案》落地见效,两部门将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,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,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措施。同时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。
专家指出,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,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还将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下一步,各方需凝聚合力,推动政策红利充分释放,助力产业迈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新阶段。